公眾教育

本中心與不同團體合作,於社區推展公眾教育活動,倡導社會共融,並讓每一個人發掘並發揮個人潛能和力量。

認識選擇性緘默症
「小朋友只係怕醜啫,大個就會肯講野嫁啦!」
與怕醜不一樣,有選擇性緘默症的兒童因壓力及焦慮導致未能說話,他們的困難不會隨著時間自然而消失。若不能及時介入,或會影響兒童的學業和社交溝通。
 
「小朋友對人唔講野,又唔望人,仲會身體僵硬係唔係有自閉症?」
一. 兩者成因不同;
二. 在行為表現方面,有選擇性緘默症的兒童在感到壓力或緊張的情況下會出現缺乏眼神交流、目無表情,以及不說話等症狀,但熟悉的社交環境下,他們一般都能與熟悉的人自然又適切地交談,然而自閉症的兒童較少出現上述選擇性的情況,並且會有其他特徵,例如:固執性行為、心智解讀能力較弱、感統問題等。
 
 
三位育有選擇性緘默症幼兒的家長分享自身經歷,讓大家了解照顧選擇性緘默症兒童的困難及挑戰。


選擇性緘默症親子互動輔導服務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Therapy Adapted for Selective Mutism (PCIT-SM)
東華三院何玉清教育心理服務中心於2020年派員到美國接受由Dr Steven Kurtz 創立的 「選擇性緘默症親子互動輔導」(Parent-Child Interaction Therapy Adapted for Selective Mutism) 訓練。
「選擇性緘默症親子互動輔導」(PCIT-SM)是一套經驗證有效幫助選擇性緘默症的行為治療模式。以一對一的訓練方法,教導家長運用遊戲方式,提升3-8歲確診或懷疑患有選擇性緘默症小朋友的安全感和自信心。訓練亦設計不同的說話練習,讓家長可於日常生活運用合適的方法,鼓勵孩子勇敢說話。

 

馬上觀看影片: https://youtu.be/qHzUD3G-EMs?si=LjzRHw32svQwAL_K

 

大眾的關懷對患有選擇性緘默症的兒童及其家庭十分重要,希望大家對症狀有更深入的理解,一起建立共融社會。

 

詳情

「情緒GPS - 自閉症青少年情緒調節技能計劃」資源分享

情緒的作用

情緒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一部分,源自我們腦袋的「情感腦」,當我們遇到危險時,「情感腦」就會啓動「保護模式」,使我們感受到壓力並將注意力放到危險上,對危險快速地作出反應。這時候,「理性腦」會好像暫時「斷了線」一樣,未能如常地運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不同的壓力源,例如:學業、社交、家庭、健康等。當壓力源愈來愈迫近、外界要求愈來愈高的時候,我們的「情感腦」也可能啟動「保護模式」作出反應,幫助我們面對挑戰。

 

情緒教育短片:原始人心智
https://youtu.be/xxcPFoob9GA


與情緒共處

經過人類漫長的演化,我們的心智能夠做到的不但是留意到當下的難題,還能
夠回想過去重溫經歷,並想像未來。為了增加生存機率,我們會傾向留意環境裡可能出現的危機,並提醒我們要做好準備。適當的警覺性對於我們的適應是有幫助的,如推動我們於考試前預習,關好門窗才離家。即使如此,心智所預測的事情未必全然反映實際發生的事情,或是反映在我們控制範圍以外的事情。於這些情況下,若然我們任由注意力被思緒牽引,可能會使我們的生活失去重心,難以集中於實現個人目標。於接納與承諾治療中,這種現象被稱為「認知融合」,即與內在的思緒和情緒糾纏,而忽略了眼前的事物。我們可以多練習與腦海中的想法保持距離,減低過強的危機感所帶來的情緒反應,練習與自己的情緒共處。

 

情緒教育短片:迴轉壽司比喻
https://youtu.be/pyRj5n7jBb4


針對「情感腦」的技巧:
1. TIPP

針對「情感腦」反應的痛苦耐受技巧,主要用於舒緩身體反應及轉移注意力,避免情緒變得更高漲,較快速及有效地協助組員冷靜下來,保障對自己、別人及環境的安全,不讓事情變得更差地渡過危機,屬短暫的應用技巧。

 

辯證行為治療中針對身體高壓反應的TIPP 技巧,包括降低身體溫度、定速呼吸 / 腹式呼吸法、劇烈運動,及肌肉鬆弛法。這些技巧旨在激活副交感神經系統,讓身體自動減慢呼吸和心跳,舒緩「情感腦」反應;同時,亦讓我們練習對身體的注意和掌控,提升對身體此時此刻的覺察。


2. 優缺點分析

優缺點分析以一個有系統的方式助我們整理思緒,列出作出及不作出衝動行為的優點及缺點,短期及長期的影響,以作出與自己目標更一致的決定。當我們經歷危機情緒時,我們會有較強烈的行為衝動,當我們為衝動行為作早一步的準備,反覆練習優缺點分析,並把分析表放在當眼的地方提示自己,在有需要時可更有效應對行為衝動,在經歷危機情緒時,我們也可尋求別人的幫助作優缺點分析。

詳情

「關懷學障大使計劃」

過往曾舉辦的活動包括:「支援讀寫障礙新進程」國際研討會、關懷學障大使計劃、關顧學障週等。

↓下圖為關懷學障大使計劃2011冠軍組別

詳情

「關顧學障週」

  為繼續提升社會人士對學習障礙的關注,加強對學習障礙學童及其家人的支援,以及促進學校與專業人士的交流,中心分別於2011及2012年與不同團體合辦全港首兩屆「關顧學障週」。

 

  全港首屆「關顧學障週」於2011年11月舉行,活動由香港教育大學、東華三院何玉清教育心理服務中心、香港特殊學習障礙協會、香港言語治療師協會及香港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部合辦。關顧學障週的一系列活動包括國際研討會、教師工作坊、親子活動等,藉此提高市民對讀寫障礙的認識,並與學界交流支援讀寫障礙學童的有效方法。

 

  全港第二屆「關顧學障週2012」於2012年11月舉行,活動由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言語治療所、香港教育大學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東華三院何玉清教育心理服務中心、香港特殊學習障礙協會、香港言語治療師協會及香港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部合辦。學障週的活動包括嘉年華、研討會、教師工作坊、家長工作坊、親子活動等,旨在加強社會各界對學習障礙學童及其家人的支援,並促進學校與專業人士的交流。

詳情